喝了這麼久的義式咖啡
終於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樣的口感
原來自己喜歡有奶的咖啡
原來自己喜歡Flat white
大部分的奶是和咖啡融合在一起
在最上一層有著薄薄的奶泡
喜歡這樣的口感
活了這麼久的人生
終於意識到自己做的任何事情
都帶著好多的期待
原來自己念著佛號的時候
心裡追求的是身體的平安
祝願著自己身體和心可以遠離各種痛
生活順遂 沒有讓人痛心的事
原來自己在靜心的時候
追求的是更好的狀態
期望的是靜心可以帶來各種美好
好的健康 遇到好的事情 好的心情
但這樣的期待
似乎一切都還是從「我」出發
想要滿足「我」的一切期待
「我」想要的就是一切看起來美好的事
一旦有不符合「我」想要的事
就會引起「我」的不滿 造成不愉快
給個例子好了
自己靜心的背後似乎還是有個動機
也許是希望自己身心舒暢 狀態好一些
但是一旦各種煩心的事出現了
「我」可能就會說
“為何我都努力的靜心了還是有各種壞事出現?”
是的
靜心本身並不會讓周圍的壞事變好事
也不會保證說壞事不會發生
唸佛號也是一樣 並不能保我平安
它能做的是讓你用不同的心態面對各種事
雖然它們無法確保我這幅身體這輩子一定平安
但卻可以讓我在面對各種事的時候
讓我心安
不管在任何時候 感受到愛 喜悅 和平
對這個世界來說
並沒有好事與壞事
一個事件就只是一個事件
沒有所謂好或不好
但對人來說 有
對「我」來說 有
如果哪天我願意慢慢放下那份期待
看清楚抱著那一份期待的是「我」
放下「我」
退到「我」背後看著一切
也許就更能體會 一切都是剛剛好
好也接受 不好也接受
好也知道 不好也知道
該做的事 還是要好好的去做
但發生的任何事
都願意接受 臣服
聽起來就像生命中有兩條線
一條線是 做可以做的事
另一條線是 要發生的事自然會發生
其實兩條線之間並沒有關聯
事情發生 可以做的事並不會被影響
會被影響的往往是「我」的心情
進而影響了做事情的意願
但是可以做的事本身依舊是可以做的事
做了可以做的事 事情的發生其實也無法被預測
並不會因為我很努力做了什麼
就一定會給我什麼樣的結果
只能繼續提醒自己
可以做的事情 就好好去做
發生的事情 知道就好了
留言
張貼留言